《重慶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辦法》已經2015年1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7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黃奇帆
2015年2月16日
重慶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和管理,有效預防、控制和撲滅規定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護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慶市動物防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對動物疫病實行區域化管理,建立全市行政區域的無規定動物疫病區。
本辦法所稱無規定動物疫病區(以下簡稱無疫區),是指按照國家無疫區建設規范進行建設和管理,通過對動物疫病采取預防、控制等措施,使規定動物疫病達到國家控制標準的區域。
本辦法所稱規定動物疫病,是指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牛羊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以及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動物疫病。
第三條 無疫區內規定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治理的原則。
無疫區內對規定動物疫病采取免疫、檢疫、監測、凈化,以及對染疫動物采取隔離、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等措施進行控制。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領導全市無疫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無疫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群眾做好本轄區內的規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工作。
第五條 市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無疫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區縣(自治縣)獸醫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無疫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市、區縣(自治縣)衛生計生、林業、公安、交通、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鄉(鎮)、街道和特定區域的獸醫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無疫區建設和管理工作。
第六條 無疫區建設和管理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二章 無疫區建設
第七條 市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無疫區建設標準和國家相關規定,制定全市無疫區建設方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全市無疫區建設方案,制定本地區無疫區建設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區縣(自治縣)無疫區建設實施方案應當報市獸醫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條 無疫區建設應當達到下列標準:
(一)動物防疫屏障體系完善,動物和動物產品進入本市的指定道口、指定道口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動物隔離場所等設施建設符合國家動物防疫屏障體系建設要求,具備防控市外疫病傳入的能力;
(二)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完善,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及其檢疫、執法、監察等設施設備符合國家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建設要求,具備對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等環節實施有效監控的能力;
(三)動物疫情監測體系和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完善,各級冷鏈系統、動物疫病防控信息系統、無害化處理場所等設施設備建設符合國家有關建設要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獸醫機構、動物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獸醫實驗室)、規定動物疫病應急處置預案健全,疫情應急處置物資、交通工具配置符合國家要求,具備有效監測預防規定動物疫病以及對動物疫情迅速反應和及時撲滅的能力;
(四)全市強制免疫動物疫病的免疫效果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動物疫病監測符合國家要求,在規定的時期內沒有發生規定動物疫病;
(五)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九條 動物、動物產品進入本市的指定道口由市人民政府發布。
指定道口的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由所在地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負責建設,指定道口引導標志由區縣(自治縣)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安裝,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協助做好標志的選址及安裝工作。
指定道口所在機場、車站、碼頭的管理機構應當支持和協助動物衛生監督檢查工作,為動物衛生監督檢查提供必要的工作場所。
第十條 動物隔離場所由市人民政府統一規劃建設。
第十一條 各級冷鏈系統、動物疫病防控信息系統由市獸醫主管部門和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根據全市無疫區建設方案負責建設。
動物、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由市政府確定的部門、有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劃組織建設,并確定主管部門或者運營單位。
鼓勵和支持社會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和運營動物、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
第十二條 市級獸醫實驗室應當具備細菌學、血清學、分子生物學檢測和生物信息學分析能力并通過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考核。區縣(自治縣)獸醫實驗室應當具備細菌學、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測能力并通過市獸醫主管部門考核。
獸醫實驗室應當承擔區域內規定動物疫病及其他動物疫病的動物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提供與檢測能力相適應的動物疫病檢測與診斷服務。
第十三條 無疫區邊界應設置標志。無疫區邊界標志由市獸醫主管部門統一設置,由區縣(自治縣)獸醫主管部門管理,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協助做好無疫區邊界標志的選址及安裝工作。
第十四條 市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對區縣(自治縣)的無疫區建設工作進行指導,并組織檢查評估。
全市無疫區建設達到標準后,按規定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評估驗收。
第三章 規定動物疫病的預防
第十五條 無疫區內動物疫病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控制凈化標準。
國家尚未制定控制凈化標準的,按本市控制凈化標準執行。本市控制凈化標準由市獸醫主管部門制定并公布。
第十六條 無疫區內對規定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或者禁止免疫。
無疫區內對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規定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無疫區內動物疫病流行情況增加強制免疫病種,并向社會公布。
強制免疫由政府免費提供強制免疫疫苗、畜禽標志,由獸醫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獸醫機構應當提供免疫技術服務。
強制免疫應當采取季節免疫與常年免疫相結合的措施,免疫密度和質量應當達到國家和本市規定要求。
第十七條 無疫區內對牛羊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等規定動物疫病實行禁止免疫。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和本市動物疫病控制要求,可以調整無疫區內禁止免疫病種,并向社會公布。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市人民政府規定禁止免疫病種的免疫。
禁止免疫的病種采取定期檢測、強制撲殺等措施進行預防控制。
第十八條 從事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運輸、貯藏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免疫、檢測、控制、凈化、消毒、無害化處理等規定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第十九條 無疫區內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開展動物疫病免疫效果監測、動物疫病診斷、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及分析工作,并向本級獸醫主管部門提出風險評估報告。
從事動物飼養以及動物產品生產、加工、貯藏、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接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其動物及動物產品實施的疫病監測,并協助做好抽樣、采樣等工作。
第二十條 市外調入和市內跨區縣(自治縣)調運非屠宰用動物的,應當隨貨攜帶輸出地獸醫機構出具的強制免疫病種強化免疫憑證和有關動物疫病監(檢)測資料供查驗。
調運的非屠宰用動物到達目的地后,貨主應當在24小時內向當地區縣(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并在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下,按照有關法規、規章和技術規范進行隔離檢疫和隔離觀察。
第二十一條 區縣(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對動物收購、販運活動實施監管,建立有關檔案。從事動物收購、販運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備案。
第二十二條 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屠宰加工場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依法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活禽市場(含經營活禽的超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禽類產品與其他產品的經營區域分開;
(二)水禽經營區域與其他活禽經營區域相對隔離;
(三)宰殺區域實行封閉管理,并與銷售區域實行物理隔離;
(四)建立并實施定期休市消毒等制度。
第四章 規定動物疫病的控制和撲滅
第二十三條 市獸醫主管部門應當適時修訂完善市級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區縣(自治縣)獸醫主管部門應當適時修訂完善本級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區縣(自治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應當報市獸醫主管部門備案。
市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全市牛羊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防治方案,區縣(自治縣)獸醫主管部門按照全市牛羊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防治方案,制定本地區的防治方案。
第二十四條 規定動物疫病中的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應急處理指揮機構的組成和相關部門的職責;
(二)疫情的監測、信息收集、預警、報告和通報制度;
(三)疫情的確認、分級、應急處理技術和處理工作方案;
(四)疫情應急的人員、技術、物資、設施、資金保障等。
第二十五條 從事動物疫情監測、檢驗檢疫、疫病研究與診療以及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發現動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向當地獸醫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動物疫情擴散。其他單位和個人發現動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應當及時報告。
接到動物疫情報告的單位,應當及時采取必要的控制處理措施,并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上報。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瞞報、謊報、遲報或者阻礙他人報告動物疫情。
第二十六條 發生規定動物疫病時,應當按照相關規定,迅速采取措施,作出應急響應。
第二十七條 指定道口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檢查發現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動物及動物產品,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置;對涉及重大動物疫情的,由所在地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實施處置。
第二十八條 對無疫區內發生規定動物疫病的動物,應當實行強制撲殺、銷毀,并按照規定給予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發生規定動物疫病被強制撲殺銷毀的,不予補償,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拒絕實施強制免疫的;
(二)違反動物檢疫規定的;
(三)拒絕動物疫病監測的;
(四)違反我市動物調運相關規定的。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九條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對無疫區內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等活動中的動物防疫實施監督管理。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根據職責對餐飲環節和市場、凍庫等流通環節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執行監督檢查任務,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或者阻礙:
(一)對動物、動物產品按照規定采樣、留驗、抽檢;
(二)對感染規定動物疫病或者疑似感染規定動物疫病的動物、動物產品及相關物品進行隔離、查封、扣押和處理;
(三)對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的動物實施補檢;
(四)對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的動物產品,具備補檢條件的實施補檢,不具備補檢條件的予以沒收銷毀;
(五)查驗檢疫證明、檢疫標志和畜禽標識;
(六)進入有關場所調查取證,查閱、復制與動物防疫有關的資料。
對檢查中發現應當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動物、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所需費用由貨主承擔;當事人不提供貨主的,由當事人承擔。
第三十一條 高速公路營運單位和機場、車站、碼頭的貨運機構應當配合做好動物防疫監督工作。
機場、車站、碼頭的貨運機構對不能出示檢疫證明或證物不符的動物及動物產品,不得承運。向本市輸入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沒有檢疫證明或者證物不符的,機場、車站、碼頭的貨運機構應當立即向派駐的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報告,配合做好處置工作。
第三十二條 無疫區應建立動物及動物產品追溯管理制度。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監督動物及動物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建立和保存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生產、銷售記錄檔案臺賬。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和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無疫區建設和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實施市人民政府規定禁止免疫病種免疫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并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 活禽市場(含經營活禽的超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將禽類產品與其他產品的經營區域分開的;
(二)未將水禽經營區域與其他活禽經營區域相對隔離的;
(三)宰殺區域未實行封閉管理,并與銷售區域實行物理隔離的;
(四)未建立并實施定期休市消毒等制度的。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