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fsbcn 編輯:中國廚房設備網
中國廚房設備網訊 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批準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我國自本世紀初開始實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目標是建立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國庫管理制度。這項改革是對我國傳統國庫管理制度的根本性變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份報告中認為“毫無疑問,這項改革的真正意義在于加強對預算支出的總體控制,改進公共資源分配,減少浪費和預防腐敗。改革的成功表明中國獨立進行的國庫改革設計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改革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牢固確立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在我國財政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基礎性地位,從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上促進了財稅體制改革深化和公共財政體系的完善,保障了國家重大決策的有效實施。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央170個部門及所屬1.4萬多個基層預算單位,地方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本級、330多個地(市)、2800多個縣(區),超過44萬個基層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央99個部門,地方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本級、320多個地(市)、2500多個縣(區)、超過34萬個執收單位實施了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央專項資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資金、民口科技重大專項資金、家電下鄉補貼等體現國家重大政策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央專項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中央財政依托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能夠對每一筆資金的支付情況進行動態監控,極大強化了預算執行的事中監督,切實保證了資金所承載政策目標的實現。
10多年的改革實踐,不僅驗證了新的預算執行機制的優越性,也見證了改革取得的輝煌成就。
財政國庫管理理念得到根本性轉變。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動了我國國庫管理理念由傳統國庫到現代國庫的歷史性跨越。現代國庫,不單指傳統意義上的國家金庫,更重要的是指財政代表政府控制預算執行,保管政府資產和負債的一系列管理職能。與傳統國庫相比,現代國庫更加注重管理,強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強調對預算執行全過程進行規范管理和有效監控;更加注重效益,強調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和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職能的內在要求,不斷豐富和完善國庫管理功能體系;更加注重服務,服務于財政宏觀調控職能的發揮,服務于預算單位的管理需求,服務于民生資金的安全快捷支付需求等。伴隨著對現代國庫管理的認識不斷提高、觀念不斷轉變,極大增強了各方面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財政資金運行調控能力顯著提升。通過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財政資金由過去各單位分散管理轉變為財政部門統一管理,不僅財政資金調度能力發生根本改觀,對各項重大支出的保障能力和財政理財能力得到根本性增強。在應對本輪國際金融危機,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過程中,新型資金運行調控機制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迅速有效地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和實施財政宏觀調控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財政資金運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得到明顯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由“層層轉”變為“直通車”,各類財政收入通過國庫集中收繳方式直接繳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各類財政支出通過財政直接支付或財政授權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到最終收款人或用款單位,大幅提高了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同時,在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行和支付需要前提下,通過市場化方式,對留存在國庫中的間歇性閑置資金實施國庫現金管理,增加國家財政收益的功能效果明顯。
財政資金運行信息反饋的速度和質量得到根本性提高。通過建立新型預算執行信息生成機制,依托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和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基層預算單位每一筆收繳和支付交易信息,均可通過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自動生成,并實時傳輸到財政部門,財政收支運行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有了機制保障,財政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有了更為及時、可靠的信息基礎。
財政資金運行安全得到切實保障。通過建立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實現了財政部門對預算執行全過程的實時、明細、智能監控,每一筆預算資金的支付時間、金額、收款人賬號、用途等30多項信息,全部納入實時動態監控范圍。通過對疑點信息實時智能化預警,確保了違規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糾正,新機制糾偏、規范和警示作用日益顯現。新型運行機制有效保障了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和規范性,強化了財政財務監管,增強了基層單位規范用款的意識,在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3月份召開的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提出,2012年底前縣以上各級所有預算單位、有條件的鄉級預算單位全部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目前,各地、各部門正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改革,確保如期完成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目標任務,使我國的國庫管理水平始終保持在國際領先行列。
文章來源:【中國廚房設備網】發表的文章內容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