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禁的這14年里,由于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一次性塑料餐具并未在市場上絕跡,很多中小型企業和家庭作坊仍在地下狀態從事生產。而這些企業使用的原料和生產環境的衛生狀況普遍存在問題。很多人擔憂,如今的解禁,是否是給這些問題企業的問題產品,披上“合法”的外衣?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時機是否成熟?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這意味著一次性發泡餐具在被禁14年之后,將于今年5月1日重新回歸市場。
在被禁的這14年里,由于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一次性塑料餐具并未在市場上絕跡,很多中小型企業和家庭作坊仍在地下狀態從事生產。而這些企業使用的原料和生產環境的衛生狀況普遍存在問題。很多人擔憂,如今的解禁,是否是給這些問題企業的問題產品,披上"合法"的外衣?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時機是否成熟?
日前,有記者暗訪江蘇揚州等地的發泡餐具工廠,報道顯示,制造發泡餐具的原料聚苯乙烯中不僅有合格原料,還有廢料和回爐料。在幾家工廠,合格原料的使用比例僅占1/3左右。而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此前的調查,所謂"差料"來自進口廢塑料或回收的廢舊磁帶盒、廢舊發泡餐盒、減震塊、保溫板、廣告板等制成的再生料。有工廠老板稱,全部用"好料"和全部用"壞料",成本相差近一倍。上海市耀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國榮坦言,在正規生產的情況下,原料成本已經超過了售價。
朱國榮:成本你去算,每個正原料在13塊5一公斤,賣1萬3千5一噸,生產這個東西,一個東西就是得2公斤左右,原料成本是27塊,現在市場上買就是24塊,我們買這個原料,就是買原料不要去做,賣出去就要虧本了。
盡管如此,朱國榮也承認,自己工廠里的機器并沒有停轉。
朱國榮:現在我們肯定在生產了,五一解禁了,對吧。
像耀豐這樣的工廠不在少數,五一前,正是它們長期蟄伏后的蓄勢階段。卓創資訊分析師張秀娟介紹,發泡餐具的問題是行業性的。
張秀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非正規的企業,甚至有一些是家庭作坊式的,只有百分之五能達到那種合格,比較正規一點,在都不合法的情況下,所謂的正規就是比較有規模,小規模的那種,怎么便宜怎么來。
除了原料可能存在貓膩,一次性發泡餐具對環境的污染,特定環境下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也讓它遭受了諸多質疑。那么,一次性發泡餐具得以回歸,原因何在?
即便是在"限塑令"實施的14年里,發泡餐盒仍以眾多材料難以替代的優勢,始終占據著市場的最大份額。尤其是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帶,依然存在一些大型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生產企業。據業內保守估計,全國目前至少還有100到200家發泡餐盒企業,年產量為140億只左右。
中國塑料餐具聯合辦公室主任李沛生:2005年我們調查,聚苯乙烯發泡生產占據了一次性快餐是76%,增加到了106億只,同時我們發現廣東由十幾家就變成了六十多家企業,生產的量猛增了二十多個億。
北京工商大學輕工業高級工程師楊惠娣說,發泡餐具的基本材料聚苯乙烯本身無毒無害,但廢料或劣質材料加工的餐盒就會釋放出有毒的苯乙烯單體,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楊惠娣:如果按照正規生產,然后生產餐盒的,這個環境是達標的,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加回收料,那就可能不達標。這個也不是材料的問題,也還是人的問題。
人們擔心一旦解禁,不合格的劣質發泡餐盒將充斥市場。在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標準與政策研究室主任曹磊看來,一個產品的環保與否,不能僅僅考慮原料和產品本身,而需要一個系統的評估。
曹磊:環保只是說在現階段采用目前的管理手段對于環境是不是有危害,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如果你沒有一個完善的回收體系的話,那么發泡餐盒可能就是污染的。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回歸百姓生活,應該是一個讓消費者放心的回歸,讓環境不受傷害的回歸。實現這種可能,一個健全的回收利用制度,一個科學的行業準入標準,一個有效的行業監管體制,缺一不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