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稱為智能家電“爆發元年”的2014年,家電企業的智能新品也逐一落地。“硬件+終端+互聯網內容”一改傳統產業模式,占據客廳的電視,也從單純的節目接收工具,向家庭智能控制中心和娛樂中心轉變。
可以發現,這兩年身邊突然就多了許多“打法不同”的對手。作為老牌廚具制造商創維集團的總裁,他把這種局面形容為“眼花繚亂”。
“他們說硬件不掙錢,是后臺掙錢的,后來又靠服務掙錢,搞得我們傳統企業一下就蒙了,我們完全是靠硬件賺錢的。”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博覽會上,楊東文在一個主題演講中透露了家電巨頭在面臨當前行業轉型時的典型心態。
行業的“攪局者”來自互聯網企業。2013年,樂視發布“超級電視”,小米推出“小米電視”,隨之涌入電視產業的還有阿里巴巴、聯想、愛奇藝等IT及互聯網公司。
這一轉變的背后,是家電行業集體升級的沖動。今年3月格力電器正式跨入手機制造,并借此完成智能家電的布局。海爾也同期推出U+智慧生活平臺,借助手機APP實現用戶與智能產品的交互。4月8日,第三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博覽會開幕前一天,TCL智能家庭戰略也通過發布會首次曝光。
掃一掃空調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這個公眾號,你就可以用微信遠端控制空調。在炎夏或寒冬,這種智能控制就能讓你實現“人未到、機先動”的享受。這是記者在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體驗到的TCL即將上市的智能空調產品。
創維智能家庭發展部產品經理顏格告訴記者,今年5月底,創維的酷開系統將自動升級5.0版,升級之后將有“智慧家庭”的開放平臺,涉及健康、安防、照明、影音、空氣等諸多家居生活設備。“創維智能電視的用戶,能夠在平臺上,把自己家中所有的智能電器添加進來,進行操作。”
根據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2010-2015中國智能家居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的預測,2015年中國智能家電產值有望達到1380億元,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會達到2萬億元。
在此市場背景下,傳統家電產商“智能化”,顯然不能只是讓家電“能上網”“手機遙控”這么簡單。家電巨頭們發現為了這塊蛋糕,逐鹿者各顯其能。
3月18日,擁有巨量用戶與渠道資源的電器賣家蘇寧、京東分別宣布開發“智能家居”產業的最新計劃。蘇寧攜手中國聯通開發智能家居產業“智慧沃家”。京東推出的“JD+”政策,打造開放而完整的智能產業生態鏈。互聯網企業360則宣布向家電制造商提供價格僅1元的“智能模塊”,并將后臺系統統一接入360的智能家居開放平臺。在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現場,阿里智能生活展示了人臉識別和語音控制技術的智能家庭解決方案:通過人臉識別,未來的智能家庭可以識別出家庭成員,并根據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設置溫度、燈光、音樂等不同的家居環境;通過語言控制技術,智能家庭將擺脫必須使用手機作為遙控器的尷尬局面。
“阿里的智能云,向所有的家電產商開放。目前阿里云智能生活已接入100多個種類,超過100個品牌,近300款智能設備。”阿里巴巴副總裁涂子沛說。
這意味著一種跨行業合作,也同時暗示了智能家居市場上的一種纏斗。楊東文說,各家智能家居出來后,生產空調的、冰箱的,都是自己是家庭的控制中心,到底圍繞哪個中心進行,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在楊東文看來,在智能家電這條各家殊途同歸的路上,還需要通過形成共識完成標準化的過程。“現在大家是爭奪用戶,誰有用戶由誰控制,導致制定標準大家積極性不高,基本各自為政。”
同時,傳統家電企業在轉型智能家居還面臨著知識產權方面的挑戰。海爾標準專利部負責人薛國棟表示,海爾從2012年確定“互聯網化”轉型的戰略,但“翻翻家底發現這方面的專利力量很薄弱”。
“互聯網企業關注互聯網+制造、醫療、健康、教育等等,而產業部門則期望本行業+互聯網。不過,無論如何,這兩個結合是未來重要的趨勢,而‘互聯網+’又會催生新興的業態,進一步提升經濟的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在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的主題演講中如是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