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時,天還沒有大亮,賓縣永和鄉永和村大房子屯的馬麗娜已早早來到永和蔬菜生產基地的溫室大棚。
作為哈爾濱永和菜業有限公司的技術員,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20個溫室大棚的溫度。與關心自己冷暖相比,馬麗娜更看重黃瓜柿子們生長得“舒不舒服”。“再過二十多天,這些溫室蔬菜就要陸續上市了,咱這田間管理可一點都不能馬虎啊!”
永和菜業有限公司是哈爾濱市蔬菜種植的龍頭企業,以綠色蔬菜種植、配送直營和北菜南銷為主,擁有普通大棚1700棟、溫室大棚37棟,蔬菜基地近萬畝。跟隨馬麗娜,記者走進一棟暖棚。室外寒氣逼人,室內綠意融融。一株株粗壯的秧苗開著朵朵小黃花,葉片間萌萌的小西紅柿已經有乒乓球大小。
馬麗娜告訴記者,早上看完棚內溫度,就要觀察葉片上有沒有露珠,這也代表著秧苗是否缺水。隨即,她又從地上抓起一捧土,邊用手捏了捏邊說,這土可以捏成團,水量可以,今天不用放水。記者看到,雖然在同一個大棚,可西紅柿的長勢并不一樣。“這個棚里種植了13個品種的西紅柿,我們全部采用不噴施農藥、施生物肥的綠色種植方式,柿子口感清爽,營養豐富。”馬麗娜自豪地說。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柿子,不僅暢銷冰城,更成為杭州、寧波等江南地區的“餐桌明星”。
哈爾濱永和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慶堂告訴記者,每年7月中旬到10月中旬,南方地區天氣炎熱,果蔬無法生長。而黑龍江這段時間早晚溫差大,正是果蔬生長的旺季。看到了這個機遇,2013年開始,李慶堂做起了北菜南銷。
憑借著綠色無公害,永和菜業與南方蔬菜經銷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基地辟建了千畝番茄示范園區。西紅柿、辣椒等耐儲運蔬菜遠銷至杭州、義烏、寧波、溫州等地,這里成為我省重要的“北菜南銷”基地。2016年,基地蔬菜產銷量1.7萬噸,總產值實現4500萬元,外銷蔬菜總量1.3萬噸,占蔬菜總產量的80%左右。今年,年產蔬菜將突破3萬噸,總產值達9000萬元。李慶堂說,在南方,一斤西紅柿可以賣到兩元錢,利潤達到八九毛錢。我們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可以帶動2000人就業與增收。
走出西紅柿大棚,記者看到,大棚旁邊的空場上,大型機械正在施工作業。李慶堂介紹說,正在施工的是10棟新暖棚。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讓李慶堂心里有了底兒,大干一場的信心更足了。“土地承包又延長了三十年,固定資產咱就敢投了。趁著天不太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把產業壯大起來,讓咱們社員和農民們的腰包更鼓些。”
李慶堂說,今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獲得了3000萬元貼息貸款。除了新建的10棟暖棚,還要再建300棟冷棚和一個3000平方米的冷庫。“現在冷庫已經進入封頂調試階段,明年5月就可以投入使用。有了這套冷鏈設備,我們的蔬菜就可以賣到更遠的珠三角地區了。”
目前,永和蔬菜基地除有171戶正式社員外,還常年雇工450人,已經成為帶動全鄉村屯土地有序流轉、農業合作經營、產業龍頭示范的領軍企業。
李慶堂說,明年要把生態觀光旅游搞起來,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完善“互聯網+蔬菜質量追溯”和“互聯網+蔬菜交易”體系,讓人們清楚地了解永和的菜是怎么從田間走向餐桌的。隨著這些項目的逐步完成,將進一步帶動當地運輸業、餐飲業、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產生更強的輻射帶動能力。
離開永和蔬菜生產基地的時候,擴建施工還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打井、修路、架電,穩步有序。“我們就是要把黑土地的優勢發揮得更大,讓產品更精,讓品牌在全國叫得更響。”面對未來,李慶堂信心滿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