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團隊在茶葉深加工領域一項新發明——中空微球型速溶黑茶。黑茶要經膜技術過濾、分離、濃縮后,把茶濃縮液通入專業發泡裝置等過程。黑茶產品經過科技創新后,既安全衛生,也改善了口感,擴大了產業規模和效益。
一杯常溫的水,把速溶黑茶粉放到里面,隨意搖幾下,一杯芳香四溢的安化黑茶就擺在了記者面前。
科技創新,不但改善了黑茶的口感,也讓黑茶喝起來更加便捷。這就是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團隊在茶葉深加工領域的一項新發明——中空微球型速溶黑茶。
5月24日,劉仲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黑茶產品經過科技創新后,既安全衛生,也改善了口感,擴大了產業規模和效益。
當記者問起這種特殊速溶茶的制作原理時,他解釋:“將茶葉(不論哪種茶葉)通過低溫萃取茶的活性成分,經膜技術過濾、分離、濃縮后,把茶濃縮液通入專利技術設計的發泡裝置,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發泡形成空心氣泡,再通過高壓均質機和高壓噴嘴旋轉噴霧,從噴霧塔的中部噴出,旋轉落到塔底就干燥形成了空心微型小球。”
作為一個黑茶飲品,如果說傳統黑茶撬動困難,煮起來又麻煩,那么現在通過茶葉深加工,將健康和時尚的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中空微球型速溶黑茶粉的出現,就大大地解決了人們想喝黑茶卻沒有時間煮茶的困擾,通過它就能讓喝茶像喝速溶咖啡一樣簡單。
“茶粉里面顆粒是空的,當熱水或常溫水沖泡溶解時,利用空心微球中的空氣遇熱膨脹,微球就會炸開。這種速溶茶產品的溶解性、流動性好,能夠有效保留茶的香氣和茶的功能活性成分。”劉仲華如此描述。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茶葉外銷市場萎縮,茶葉產能過剩,中低檔茶和夏秋茶滯銷,不少茶園被荒廢。劉仲華在思考:如何才能用科技的手段解決茶葉產能過剩和茶業效益低下問題呢?他和他的團隊將眼光瞄準了茶葉深加工研究。他想,只有拓寬茶的應用領域、提高茶資源利用率和附加值,才能使效益得以提升,產業得以健康可持續發展。
打造綠色、安全、高效的茶葉深加工技術是劉仲華團隊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如今,劉仲華團隊在茶葉深加工領域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引領中國茶葉提取物產業主導國際市場。
劉仲華說,我們的茶葉深加工技術已經輻射傳播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10年來,為了推動黑茶產業發展,劉仲華團隊研究制定或修訂了6項黑茶國家標準、13項湖南省地方標準。一系列的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有效支撐湖南安化黑茶產業規模由2006年的不到2億元,發展到2016年的150多億元。安化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茶業稅收突破了2億元,成為中國茶業稅收第一縣,農民戶均增收過萬元。科技支撐安化黑茶發展成為中國茶葉十大品牌之一。
劉仲華說:“現在,物質水平豐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識加強了,知道要多喝茶了。我希望更多的人養成喝茶保健養生的生活習慣。所以,只有產品豐富了、多元化了,才能讓每一個消費者都能找到一款符合自己所需要的茶。”
劉仲華聯合湖南省茶葉研究所、湖南省茶業集團組建的學研產高度融合的“茶資源高效生態利用”創新團隊,發明了誘導調控發花、散茶發花、磚面發花、快速醇化、高效安全綜合降氟等黑茶加工新技術,構建了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的現代黑茶加工技術體系及配套裝備,突破了質量、安全、效率等阻礙湖南黑茶產業發展3大技術瓶頸,有效支撐黑茶產業實現跨越發展。創立了茶葉功能成分綠色高效提制新技術,為茶資源高倍增值、拓展到大健康領域,我國茶葉提取物主導國際市場,解決了核心技術難題。該創新團隊以打造高效茶業為抓手,帶動了武陵山特困地區和大湘西地區200多萬茶農大幅增收,加快精準脫貧。同時,團隊在茶葉種質資源上不斷創新,比如培育出保靖黃金茶,其氨基酸含量是其他綠茶兩倍以上。
采訪結束后,劉仲華踏上了北上的路,為了他的茶葉事業繼續奔波著。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