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fsbcn 編輯:中國廚房設備網 來源:m.huotiyu.com
【中國廚房設備網】2012APEC中國領導人論壇于6月7日至8日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發展的挑戰”,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與亞洲企業論壇(ASIA INC FORUM)攜手舉辦。在論壇會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能源經濟研究院(總公司政策研究室)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表示,中國石油公司走出去,是必然發展方向,但不能解決國家能源安全的問題。跨國石油公司一百多年的時間告訴我們,你在哪里開采石油,大部分就在哪個地方被轉化掉了,真正拿回自己本土去的非常少。走出去是石油公司發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國家能源安全和石油公司走出去是兩個道上跑的車,走不到一塊去,不要指望“走出去”來解決問題。
以下為陳衛東發言實錄:
陳衛東:首先是石油、天然氣,其次就是電力,因為電力離我們的生活最近,而且隨著多種能源時代的到來,大部分都要轉換成電才能使用;第三種,就是未來的能源,我覺得最終解決人類能源需求的,我相信是核電,尤其是最近正在試驗的可控熱聚變核技術,而不是現在的這種裂變的技術。
現在還是化石能源的時代,過去的50年,未來我不敢說太長,未來的30年,化石能源占到85%-87%左右,而中國化石能源的比例現在高達92%,其他能源一共才8%,水電、核電、風能、太陽能,所以中國的化石能源高達92%,這是目前世界最高的。現在以化石能源為主時代,中國的能源結構又是最特別的,70%的煤,18%的石油,4%的天然氣,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特別的比例。
全世界的比例,以美國為例,石油30%,煤是32%,天然氣24%-25%,全世界天然氣的比例24%,石油30%,所以中國這個結構是非常特別的。所以現在中國減排的壓力非常大,因為煤炭的排放是天然氣這個同等熱量排放的一倍,非常高。我們看一下兩百年左右的工業革命,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每一個大的政治格局和技術、能源結構都是相匹配的,在日不落帝國的時候,是以煤炭為主;現在美國獨大的時候,是石油為主。這個格局也正在發生轉變,而能源的格局也正從單個為主的資源變成了多元。
現在歐洲、REA提出一個新的概念,20世紀的能源安全是以石油安全為框架的能源安全;而21世紀的能源安全,是以電力構架為基礎的安全。我覺得這個講得很有道理,因為各種能源最方便的形式是轉換為電,應用到各個地方去。全世界使用石油最多的地方是交通運輸,中國現在有一半的石油用在了交通運輸方面。我們為什么沒說煤?其實煤在中國很重要,主要原因還是有點本位主義,因為我是搞石油、天然氣的,但其實煤在中國的能源格局中還是占最高比例的。
剛才我講了,工業革命的初期是以煤炭為主的,到了現代工業的時期是以石油為主的,這個能源的架構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這個社會的發展階段,中國以煤炭為主的架構,也反映了中國正在一個工業化的過程,我們還沒進入后工業化和數據化,或者說信息化。我們在幾個時代一起跨越,所以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我們的排放、我們的環境,我們非常嚴重,就說明我們現在處在發展階段,還沒完成這個跨越。
中國能源的需求一定是在不斷上升的,因為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和每個人平均耗能量是成正比的,至少到現在為止,我沒看到哪個國家有反力,生活水平越高,用能越少。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越是節能,用電越多、用能越多。很簡單,我們當時都沒有電視機,我記得我上大學實習的時候,正好是世界杯出線那一屆,我在杭州實習,到處找電視機,最后在一個醫院地下室里面找到一臺電視機,一堆人在那兒看一臺電視機。
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電視機了,而且幾乎每個房間一臺,電視機的屏幕越大就越耗能。包括我們的電腦、汽車、住房,其實你越是覺得你能節約能源,你就越用得多,東西都是這樣,這是人的本性所決定的。你越是用它,它就越多,但是它有不斷地技術進步,也會有不斷地新的產品供給。其實說到底,能源和別的東西是一樣的,你想要有足夠的能源,你就要有足夠的投資,就要有足夠的創新,就要有足夠的合作,大家互相合作。所以去年底,第21屆國際石油大會提出的一個口號,就是投資、創新、合作,這就能解決我們的全部能源的需求問題。
上個世紀初,那點石油就是點油燈用的,哪有想到這么多?1900年,全世界的石油產量才4000萬噸,現在到了40億噸。說實在的,全世界的石油從來沒有稀缺過,你要多少有多少,90年代初的“頂峰論”,那只是一時的觀點。我覺得不用擔心,石器時代完結,不等于沒有石頭;石油世紀替代的煤炭,不等于替代了煤炭。
中國如果跟中東、俄羅斯比,我們的石油地質條件是不那么好的,過去這幾十年,從大慶會戰到現在50多年了,接近60年,我們從原來十幾萬噸到現在兩億噸的產量。而且過去50多年,中國的石油保持著增長的態勢,有時候快點,有時候慢點,但還沒掉下來過,這個很不容易。在所有的產油大國里面也是很難的。
中國目前這個兩億噸的石油產量,就是我們現在已經認識的陸地、盆地和淺海開發,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不會有太大的增長,能夠維持就很不簡單。石油資源用靜止的技術來看一定孤決的,你有新技術、你有新的投資,能夠發現新的種類。但是我講過一個基本條件,把中國關起門來一定是不夠的。但是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關起來講是不科學的。
所以中國石油本身到底能產多少,我覺得不是個關鍵問題,關鍵問題是我們在全球有沒有充足的供給。我做過一個研究,給大家報告一下,從1900年到現在110多年,如果我們用每一盎司黃金換多少桶石油來衡量的話,石油的價格沒有太大的變化,始終是一盎司黃金換20桶油上下。波士頓森林體系的時候很簡單,一桶石油當時是1.8美元,一盎司黃金換19桶多一點石油;我們又經過金融風暴,美元又大跌大漲,黃金又大漲,再來看看今天的石油,現在一盎司黃金還是換18、19桶石油,所以我們不能怪石油漲價,應該怪美元貶值。所以我說石油從來沒有稀缺,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物以罕為貴”,石油從來沒有稀過,看你拿什么來衡量而已。
其實跨國石油公司一百多年的時間告訴我們,你在哪里開的石油,大部分就在那個地方給轉化掉了,貿易掉了,真正拿回自己本土去的、國家去的非常好,那些跨國石油公司都不會超過15%,因為石油能不能運回來有很多因素,你有沒有集運設施、油品回來合不合適、運回來成本合不合適?還有資源國允不允許你弄回去?所以走出去是石油公司發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國家能源安全和石油公司走出去這是兩個道上跑的車,走不到一塊去,不要指望這個東西解決問題,到底還是貿易。走出去,或者資源、或者勘探,因為石油這個工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技術含量很高、管理要求很高的一個大行業,它能盈利,就是它能夠有相對高的回報,比我們做牛仔褲、做襯衫要獲得多,所以中國石油工業有這個能力走出去。
文章來源:【中國廚房設備網】使用互聯網資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